在摩洛哥,来自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曹正珺和后勤保障人员陆小明,以其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情怀,成为传递中摩友谊的重要使者。无论是在手术台上争分夺秒守护生命,还是在后勤保障中默默耕耘抚慰乡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生命至上的紧急驰援
一个初夏的清晨,难得的休班时光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曹医生,医院有一位情况特殊的孕妇,急需中国医生协助!”作为普陀区人民医院派出的第196批援摩医疗队妇产科专家、副主任医师曹正珺立即驱车赶往医院。
在产科门诊内,曹正珺细致询问患者病史,得知其是一位剖宫产术后仅五个月再次妊娠、伴有多种高危因素的孕妇。当地医生建议转院,但孕妇出于母爱的本能和对孩子生命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中国医生的高度信任,表达了强烈的保住孩子的意愿。
“患者的信任就是最大的责任。”曹正珺深知,这次手术不仅关乎母婴安全,更代表着中国医生的担当。在充分沟通并获知情同意后,一场高难度手术紧张展开。
手术中,盆腔广泛黏连、子宫收缩乏力等险情接踵而至。曹正珺与队友们凭借精湛技术逐一化解,最终迎来一声响亮的啼哭——母婴平安!
术后不久,产妇康复出院。“感谢中国医生在休息时间赶来救援,这份情谊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当地医院的副院长动情地说。
“那片绿色”是家的味道
在救死扶伤的主旋律背后,是后勤保障的坚实支撑。同样来自普陀区人民医院的陆小明,肩负医疗队厨师的重任。“一桌可口的饭菜,对于稳定队友情绪、维持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队员们来自不同的医院,各自的饮食习惯也不相同,但是在一次闲谈中,他注意到队员们都流露出对家乡小青菜的思念。于是他决心为队友们一解“乡愁”——吃上家乡的青菜。
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陆小明在异国他乡开辟出一块菜园,成功种出了上海小青菜。当分队长看着每棵菜都长得十分壮硕时,俏皮地高喊:“前排两手侧平举,后排两手前平举,向右看齐!”把小明和队友们逗得前仰后合。
当绿油油的青菜端上餐桌,熟悉的香气让队员们欢呼雀跃。“看着大家一扫而光的样子,再辛苦都值了。”这片“绿色基地”不仅丰富了餐桌,更滋养了团队士气,成为援外岁月中温暖的慰藉。
从无影灯下的力挽狂澜,到菜园里的默默耕耘,普陀医务工作者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专业素养与奉献精神。在这项国家使命中,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长期承担重要选派任务,其中普陀区人民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先后选派涵盖妇产科、普外科、麻醉科等8名骨干医护人员赴摩执行援助任务,为援摩医疗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组织保障,贡献着“普陀力量”。
创通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